山西题材邮票欣赏(三)
2019-10-31   来源:山西邮政

  今天为您带来《邮票上的山西》系列内容——五台古刹。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最高处海拔3061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系由五座高大的山峰环抱而成,山顶平颓如台,故名五台,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作为佛教圣地的五台山,其兴废沿革与佛教的盛衰息息相关。北魏时期,佛教大为发展,广建寺庙,五台山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明代我国佛教再度振兴,修筑寺庙风盛一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贯彻文物保护政策和宗教政策,连年拨款维修,五台山寺庙建筑以及塑像、壁画、雕刻等均得到了很好保护。

  1997年7月26日,邮电部发行了《五台古刹》特种邮票一套,分別表现了五台山最有代表性的台怀镇寺庙群、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显通寺铜殿、菩萨顶、镇海寺。

  《台怀镇寺庙群》:五台山现存完整佛寺有50余处,寺庙最集中的地方是台怀镇,包括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真容院)、万佛阁、罗睺寺、广仁寺、圆照寺、广宗寺、殊像寺、文殊寺、善财洞、黛螺顶、寿宁寺、灵应寺、慈福寺、三泉寺、三塔寺等17处。

  邮票图案勾描了众多的寺庙,这些庙宇构造奇巧,雕刻精细,邮票左侧以醒目的位置显示了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塔院寺大白塔,该塔高达65.3米,塔身气势雄伟,刚劲挺拔。在众多的古塔中,塔院寺大白塔出类拔萃,是我国塔式建筑中的优秀建筑,现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坐北向南,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即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十王殿)及大殿(即大佛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形式的院,殿身建筑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前筑有月台。我国唐代建筑多无月台,国内现存几座唐代殿堂,有月台者仅南禅寺一例。

  邮票图案以大殿正面突出其建筑艺术中的特征,大殿檐柱柱头上,层层叠架,构成雄浑古朴的斗拱,单檐歇山顶,屋顶举折极为平缓,这是我国唐代建筑上的成就。

  《佛光寺东大殿》:佛光寺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寺宇在五台山境内北部佛光山中,该寺依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惟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山静鸟啼,环境幽雅。邮票以这种自然景观来村托该寺的雄伟气势。

  《显通寺铜殿》:显通寺在台怀区大白塔以北菩萨顶脚下,相传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为五台山佛刹开山之祖。铜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高5米多,3间见方,内铸佛像近万尊,故又称万佛殿。铜殿前两隅,原有铜塔五座,象征着五个台顶。

  《菩萨顶》:菩萨顶坐落在台怀镇灵鹫峰山巅,地势高耸,台阶陡峻,屋顶琉璃瓦色彩鲜艳,是五台山台怀一带颇为醒目的寺庙,从山下向上望去,一百零八级台阶,仿佛一道天梯直达山顶。站在菩萨顶上可以跳望台怀全景。

  《镇海寺》:镇海寺寺周山峦起伏,松柏苍翠,山间松涛阵阵,泉水淙淙,白云缭绕,环境幽深,寺侧一清泉,名为“海底泉”,传说此泉为海眼,发水时附近几百里尽成泽国,为灾甚重,文殊菩萨镇之,故人们在此建了镇海寺。

  内容参考:《邮票上的山西》

  编辑:陈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