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物(三)》整版票珍藏(大咖说邮系列)
邮品介绍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发行《丝绸之路文物(三)》整版票珍藏(大咖说邮系列),产品内含《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整版票和首日封,其中一套4枚邮票整版票的第1枚由邮票设计师签名。本产品采用集邮定位册包装,结合数字化纸纹采集与区块链存证技术,为每一套藏品配备独立的数字绑定卡。用户可通过刮开数字绑定卡上的密码涂层获取绑定密码,将设计师签名的整版票第1枚高清图数字藏品与专属数字展馆绑定至本人名下账户。数字展馆编号与绑定卡号一一对应,产品限量发售1000套,编号独立,保障藏品的唯一性与真实性。
邮品鉴赏

邮品信息: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发行《丝绸之路文物(三)》整版票珍藏(大咖说邮系列)。

邮品内含邮票简介:

  中国邮政于2025年5月18日发行《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为: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南北朝·神人纹银盘、北周·凸钉玻璃碗、唐·胡人牵驼载丝壁画,全套邮票面值4.8元。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本套邮票展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由西到东沿线的4件珍贵的文物。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于位于丝绸之路南道交通要冲的尼雅遗址,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汉代射箭时所用护臂(射褙)。护臂所用面锦色彩绚烂,在祥瑞云气纹样间,有序织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图案,上下两组循环花纹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吉祥小篆文字,表达了祈佑祥瑞的寓意。邮票通过特种触感工艺传递古代织锦的触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是汉代精湛的丝绸制作技艺的绝佳反映,见证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

  神人纹银盘出土于甘肃省靖远县北滩,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中国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重要罗马文物,据考证于公元四到五世纪传入中国。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分三圈列置。外圈饰勾连的葡萄卷草纹,其间栖有小鸟、蜜蜂等小动物。中间一圈浮雕为古希腊奥林匹斯十二神的头像,每个头像左侧各有一只动物。中心为一高浮雕男性倚一花豹而坐。邮票融合应用哑沙和三维浮雕起凸工艺,呈现银盘的细节特征和质地纹理。此件器物发现于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黄河渡口,是研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十分罕见的丝绸之路遗珍。

  凸钉玻璃碗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南郊的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该碗为直口,矮圈足,通体透明,呈碧绿色,外壁以14个凸起的圆形装饰两周,上下错位排列。其内壁光洁,外壁有薄层的金黄色分化物,其材质属钙钠玻璃,含有较多其他矿物质,该形制在萨珊时期的伊朗高原十分流行。邮票将特种光油和三维浮雕起凸组合应用,玻璃碗晶莹剔透的质感和立体感跃然纸上。固原作为丝绸之路西北咽喉门户,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提供了考察当时东西方贸易极为重要的资料。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现藏于洛阳古墓博物馆。壁画绘制在唐氏墓墓道西壁,正中一匹高大雄健的骆驼昂首挺胸、抬蹄甩尾、阔步前进。骆驼背上,是捆扎好的丝绸卷和瓶子。前面牵缰绳的西域人高鼻梁、络腮胡,头戴尖帽,身着翻领长衫,脚蹬黑色高靿靴,正迈步牵驼前行。该壁画生动再现了各国商人来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洛阳,装载丝绸西行走上丝绸之路的场景,客观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场景和世俗风情,讲述着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邮票结合逆向上光和哑沙工艺,既展现出壁画沧桑的历史变迁,又突出壁画中人物、饰物、动物等不同的色彩效果,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气质。

  本套邮票画面主体突出、细节清晰,印制工艺设计巧妙,根据四种文物的特色,运用“多色高精度胶印+特种工艺”的组合形式,打造视觉、触觉多维度鉴赏体验,展现了丝绸之路文物的精美工艺和艺术特色。在紫外灯下欣赏,分别呈现出独特视角下的荧光效果。背景采用类似古旧纸张的色调,以特种光泽性油墨的烘托,描绘了古丝绸之路沿途景观及行商驼队,驼队方向与文物的流通方向相呼应,营造出悠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邮品内含邮票设计师简介:

  马立航,邮票设计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此次担任《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的设计者。

  主要邮票设计作品:《莫高窟(二)》特种邮票小型张、《美丽中国》一至三组普通邮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特种邮票(中国—土耳其联合发行)、《上海迪士尼》特种邮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和小型张、《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纪念邮票小型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纪念邮票、《中埃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中国—埃塞俄比亚联合发行)、《中巴建交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中国—巴基斯坦联合发行)、《中墨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中国—墨西哥联合发行)、《中西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中国—西班牙联合发行)、《国家公园》纪念邮票,《航天》《一带一路 共赢发展》《迪士尼—公主》《第19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中国香港邮政《港珠澳大桥》邮票等。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和小型张获第 38 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最佳邮票奖”。

设计者说

  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茫茫沙漠,横跨千载时光,闪耀在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历史进程中。本套邮票是“丝绸之路文物”系列的第三组,四枚邮票尺寸均为40×30毫米,直观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丝路瑰宝,票中文物主体突出,细节清晰,尽显丝绸之路文物的精美工艺和艺术特色。邮票背景采用类似古旧纸张色调,营造出历史厚重感,契合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四枚邮票背景将代表四个文物出土地的遗址建筑(新疆尼雅遗址、甘肃索桥堡古渡遗址、宁夏固原古城遗址、河南洛阳白马寺齐云塔)与沙漠驼队剪影相结合,驼队剪影蜿蜒于沙丘曲线之间,恰似一条跃动的文化血脉,串联起时空长河中的丝路文明驿站。第一、四枚邮票中的文物是东方文物,画面中驼队自右向左行进,呼应中原文明西传;第二、三枚邮票中的文物是西域文物,驼影由左向右徐行,暗合西域文化东渐,呈现出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场景。四枚邮票主体文物与背景元素形成虚实相生的视觉节奏,既突出了每件文物的独特魅力,又通过统一的色调与边饰体系,构建起完整的丝路文化叙事体系。

  整版邮票底部也同样用蜿蜒曲折的沙漠贯穿,把艰难跋涉的驼队作为色标融入其中,增添了趣味性,为观者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

内含票品:

  新邮 2025-7《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整版票、首日封

邮品规格:

  邮册:227×292毫米(以实际为准)

售价:

  158元

发行日期:

  2025年6月18日

设计理念
  产品使用定位册作为整体包装,定位册封面采用大咖说邮系列产品通用设计风格,简约美观,将邮票技术资料页、设计者说及设计师介绍页、整版票和首日封插入到定位页中,既便于观赏邮票,又便于保护邮票。
设计师

于童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设计师

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学历,中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设计师。擅长平面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 邮票作品:2022-21《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2022-27《中国空间站》插图作者;参与设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税收事业发展》2021年中国印花税票。 邮品作品:《张仲景》小型张四连张邮票珍藏邮折(可追溯数字化封装防伪产品);《足球之梦》邮票珍藏;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方寸藏珍”老票系列产品;中国集邮邮票封装防伪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1949-2019)》珍藏册;2018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纪念邮品;《2018年天猫双十一》个性化邮票邮折;《京东618》个性化邮票邮折;《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主题邮局开业一周年》纪念封;《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首日封;参与设计:《“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纪念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