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5-1)J | 短道速滑 | 1.20元 |
(5-2)J | 花样滑冰 | 1.20元 |
(5-3)J | 速度滑冰 | 1.20元 |
(5-4)J | 冰壶 | 1.20元 |
(5-5)J | 冰球 | 1.20元 |
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11月7日发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运动》纪念邮票1套5枚。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这是北京继2008年奥运会后,第二次与奥运结缘,成为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其中冰上项目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和冰球5个分项。
短道速滑19世纪起源于加拿大,也称作短跑道速度滑冰,是一项比速度、比技术、比战术的冰上竞赛项目,1992年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花样滑冰18世纪起源于英国,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是一项滑冰和音乐舞蹈艺术相结合的竞赛项目。技术动作复杂多变,艺术表演形式多样,是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
速度滑冰源自北欧,最早的滑冰活动记载已有800年的历史,是滑冰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
冰壶16世纪起源于苏格兰,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1998年冬奥会冰壶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冰球起源于加拿大,又称冰上曲棍球,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是多变的滑冰技艺和敏捷娴熟的曲棍球技艺相结合,在冰上进行的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
该套邮票由张强设计,边饰设计为张强、陈翊君,邮票采用电脑手绘的表现方式,展现了运动员在冰上的飒爽英姿和精彩瞬间。整体画面色彩鲜明饱满、线条简洁流畅,运动员造型富有张力、充满动感,体现了各项运动的灵动与技巧之美,速度与力量之美。画面背景搭配北京2022年冬奥会核心图形,5枚邮票衔接紧密,视觉效果自然流畅,营造出喜迎北京2022年冬奥盛会的热烈氛围。
该套邮票由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工艺印制。邮票背景使用特殊感光油墨印刷的雪花晶莹剔透,整版边饰上的“BEIJING2022”字样则采用镂空工艺,集艺术和防伪功能于一体,也增强了邮票的趣味性。整版邮票边饰均印制了二维码,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直接观看五项冰上运动的视频短片。
张强
中国邮政邮票设计家
1970年10月23日生 日本筑波大学人间综合研究科 设计学博士 广东省政府重点项目《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视觉与景观设计总监 广州2010“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设计者 三亚2020“第6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设计者 广州市百人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江苏省“创新创意团队领军人才” ICAD国际认证A级(特级)商业美术设计师 中国邮政邮票设计家 荣誉 中国广告风云榜“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名广告平面设计师”荣誉称号 2007年1月23日《新闻联播》文创代表人物 金羊奖“2007年度中国十大设计师(团队)”荣誉称号 2010年第11期“神州学人”封面人物 “2010广州亚运”及“2012海阳亚沙”火炬手 亚奥理事会“2010广州亚运会视觉设计杰出贡献奖”及“2012海阳亚洲沙滩运动会视觉设计杰出贡献奖” 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规划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视觉传达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中国南方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 广东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汽车与摩托车联合会副会长 广州市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及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 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