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此套邮票发行于1989年9月1日,全套共3枚邮票。
“当代美术作品选”特种邮票,编号T141,全套3枚,1989年9月1日发行。分别选取当代美术大师叶浅予的人物画《白蛇传》、李可染的山水画《细雨漓江》、吴作人的动物画《齐奋进》。
中国美术作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绚丽的民族光彩,自成一家的完整理论体系,耸立于世界绘画之林。这套特种邮票,分别选取驰名中外的美术大师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的画作,并采用中国古典册页的设计形式,右边为绘画作品,左边配以画家的题词,格调高雅,使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品味到大师们高超的书法艺术,受益非浅。
本套邮票共3枚。
3-1为“叶浅予 《白蛇传》”。所选的是叶浅予的《白蛇传》,创作于1960年。左边为画家自题: “中国京剧院一九六零年在南北美洲演出,余所作海报图稿今重写之。”
3-2为“李可染 《细雨漓江》”。选的是李可染所作《细雨漓江》,作于1977年。画面上题记是: “雨中泛舟漓江山水空?恍如置身水晶宫中”。
3-3为“吴作人 《齐奋进》”。选自吴作人的《齐奋进》,作于1978年。作者以水墨画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牦牛顽强勇敢、倔强不屈的性格,给人以刚劲之美的享受。
李可染
画家
李可染(1907~1989),别名:李炒作。中国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5日卒于北京享年82岁。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32年作《锺馗》并入选第2届全国美术展览。1937年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等地画抗日宣传画;1942年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讲师。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山水和写意人物为主。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翌年春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年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3年在北京举行了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联展。1957年,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画了大批写生作品,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1959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画集,当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1983年摄成美术教育片《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画牛》。邮票作品:《当代美术作品选(一)》。
吴作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其油画《齐白石像》《三门峡》,中国画《牧驼图》等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有《印度绘画》《谈风景画》《对油画的几点刍见》等文。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画辑》《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文选》等。曾于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作品展览。多次出国访问,举办画展,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出版画册:《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水墨画集》《吴作人画选》《吴作人、萧淑芳画选》《吴作人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传-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吴作人》《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画集-书法诗词卷、中国画卷、油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中国近现代名字画集-吴作人画集》等。
叶浅予
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叶浅予,1907年出生,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矛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着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1995年5月8日下午5时因病长逝于北京,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