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3-1)学理论,抓路线,抓起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8分
(3-2)抓革命,促大干,走大寨道路8分
(3-3)大寨精神结硕果8分
  •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 1975年10月13日,为祝贺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召开,邮电部发行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纪念邮票,全套3枚。

  • 邮票志号: J.7
  • 发行日期: 1975-10-13
  • 全套面值: 24分
  • 齿孔度数: P11.5
  • 邮票规格: 52mm×31mm
  • 整版枚数: 40(4x10)
  • 印刷版别: 影写版
  • 设计者: 李印清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大寨指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大寨大队。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于1975年9月15日在山西省昔阳县开幕,于10月19日在北京闭幕。华国锋主持开幕会议,陈永贵致开幕词,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祝词并作重要报告。10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大会,华国锋作了题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总结报告。报告认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这就是“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

  报告指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运动。这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一样,是农村中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报告发出号召,“苦战五年,到1980年,要求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县,其他的县也都要建成更多的大寨式的大队和公社。现在全国已有三百多个学大寨的先进县。今后五年内,除这三百多个县必须继续巩固、不断前进以外,全国每年平均要新建成大寨县至少一百个。”

  1975年10月13日,为祝贺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召开,邮电部发行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纪念邮票,全套3枚。

  第一图为“农业学大寨”。

  第二图为“走大寨道路”。图案是农民搬山造梯田的情景。

  第三图为“大寨精神结硕果”。图案上,农民们正驾驶联合收割机忙于收割农作物,金色的麦浪喻示了农业大丰收。

设计师

李印清

著名邮票设计家

邮票设计家李印清,1936年3月生,河北唐山人,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1958年到美院工农训练班学习绘画基础,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65年毕业回铁道部,在西南铁道建设工地指挥部搞了5年美术创作。1971年开始从事专业邮票设计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套邮票是普15《交通运输》,先后设计过近30余套邮票和邮资封片。尤擅长人物邮票创作,笔下10个中外名人先后被搬上邮票。其邮票代表作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j112《中国人民之友》、j181《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和t79《益鸟》分获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91年度最佳(优秀)邮票。
他不仅精通油画,而且在多年的邮票创作中,创作设计了多套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名人的邮票,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李印清认为自己能走上以主创人物题材为主的路子,纯粹是因为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爱戴,所以他才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他们的革命经历及风范,然后在邮票设计的过程中,把人物背后所涵盖的历史背景,和极具表现价值的素材,全部都体现在小小方寸之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方寸之地塑造出《爱因斯坦》、《任弼时》、《孙中山》、《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斯诺和斯特朗)》等著名人物形象。北邮校徽图案内以鸿雁象征邮,以右下方半圆形天线象征电,单纯、醒目、易懂。校徽从1994年10月份开始使用。由我国著名设计家,高级工艺师李印清同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