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5-1)革命豪情8分
(5-2)艰苦奋斗8分
(5-3)科学种田8分
(5-3)大丰收8分
(5-4)大寨红旗8分
  • 大寨红旗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纪念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于1974年9月30日发行,1套5枚。

  • 邮票志号: T.5
  • 发行日期: 1974-09-30
  • 全套面值: 40分
  • 齿孔度数: P11
  • 邮票规格: 60mm×27mm
  • 整版枚数: 35(5×7)枚
  • 印刷版别: 影写版
  • 设计者: 李印清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境内,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有“七沟八梁一面坡”之称。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全村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自己的双肩和双手,把一座座荒山秃岭改造成了梯田。

      文化大革命中,陈永贵由一个农民而成为昔阳县、山西省的“革委会”领导,最终还担任了我们国家的国务院副总理。似乎是为了保持农民本色,头上包一条白毛巾的陈永贵,接见外宾出访外国,全是头上包一条白毛巾的形象,这也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颇具象征意义的一道政治风景。

      (5-1)革命豪情:表现大寨人民凭着革命豪情战天斗地,使大寨富裕起来。

      (5-2)艰苦奋斗:表现大寨人民有着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

      (5-3)科学种田:表现大寨精神下人民不但苦干还懂得利用科学。

      (5-4)大丰收:大寨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卡车运载着粮食驶向千家万户。

      (5-5)大寨红旗:表示象征大寨精神的红旗永不倒。

设计师

李印清

著名邮票设计家

邮票设计家李印清,1936年3月生,河北唐山人,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1958年到美院工农训练班学习绘画基础,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65年毕业回铁道部,在西南铁道建设工地指挥部搞了5年美术创作。1971年开始从事专业邮票设计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套邮票是普15《交通运输》,先后设计过近30余套邮票和邮资封片。尤擅长人物邮票创作,笔下10个中外名人先后被搬上邮票。其邮票代表作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j112《中国人民之友》、j181《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和t79《益鸟》分获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91年度最佳(优秀)邮票。
他不仅精通油画,而且在多年的邮票创作中,创作设计了多套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名人的邮票,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李印清认为自己能走上以主创人物题材为主的路子,纯粹是因为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爱戴,所以他才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他们的革命经历及风范,然后在邮票设计的过程中,把人物背后所涵盖的历史背景,和极具表现价值的素材,全部都体现在小小方寸之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方寸之地塑造出《爱因斯坦》、《任弼时》、《孙中山》、《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斯诺和斯特朗)》等著名人物形象。北邮校徽图案内以鸿雁象征邮,以右下方半圆形天线象征电,单纯、醒目、易懂。校徽从1994年10月份开始使用。由我国著名设计家,高级工艺师李印清同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