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250)会徽及交通工具4分
(251)会徽及机器生产8分
  •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 1959年12月1日发行,为庆祝第二次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召开,邮电部发行了此纪念邮票,1套2枚。

  • 邮票志号: 纪73
  • 发行日期: 1959-12-01
  • 全套面值: 12分
  • 齿孔度数: P11.5
  • 邮票规格: 图幅22mm×27mm
  • 整版枚数: 100(10x10)
  • 印刷版别: 雕刻版
  • 设计者: 卢天骄
  • 雕刻者: 孔绍惠、孙鸿年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此次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它系统展示了10年来在工业交通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览会共设冶金、机械、煤炭、化工、轻纺和交通邮电等陈列馆,集中了中国在这些部门的最新成就和产品。
  第一枚“会徽及交通工具”,会徽由一个巨型齿轮和一个钢罐组成,安排在图案的正上方,显得稳重厚实,富有力度。交通工具的图案包括在湛蓝的水面上行驶的轮船、从铁路拱桥上飞驰而过的火车和正在发射电波的巨型铁塔。
  第二枚“会徽及机器生产”,两台现代化大型机床在红色的映衬下,厂房轮廓和高耸挺拔的烟囱。画面层次鲜明,各种图案互相呼应,协调有致。

设计师

卢天娇

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知名摄影家

卢天娇,民国27年(1938)出生于上海,女,祖籍中山县上栅村(今属珠海市)。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妇联常委,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父亲卢施福既是医生,又是知名摄影家。丈夫刘硕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邮票设计家。卢天娇50年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选择到邮电部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当时,全国从事邮票设计仅有3人。其从事邮票设计40多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第一套邮票起,所有的纪念邮票中,约有八分之一是其作品。至2002年,共设计超过70套各类题材的纪念邮票、15套邮资封、明信片及大量首日封、邮折、邮卡、纪念戳等邮品。其中《唐三彩》、《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欢庆》3套邮票和《牡丹花》、《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2张小型张,令人爱不释手,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邮电部举办最佳邮票评选中获奖,占最佳邮票总套数六分之一。此外,《宋庆龄逝世一周年》、《中国女排获世界冠军》等首日封被评为最佳首日封,《中国古代钱币》获美国集邮爱好者及钱币收藏协会颁发的"1982年国家年度奖",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