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234) | 运动场 | 8分 |
(235) | 跳伞 | 8分 |
(236) | 射击 | 8分 |
(237) | 游泳 | 8分 |
(238) | 乒乓球 | 8分 |
(239) | 举重 | 8分 |
(240) | 跳高 | 8分 |
(241) | 划船 | 8分 |
(242) | 径赛 | 8分 |
(243) | 篮球 | 8分 |
(244) | 武术 | 8分 |
(245) | 摩托车 | 8分 |
(246) | 体操 | 8分 |
(247) | 自行车 | 8分 |
(248) | 赛马 | 8分 |
(249) | 足球 | 8分 |
1959年12月28日发行,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而发行,1套16枚。
第一届全运会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开幕。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运动会共设36个比赛项目,有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和刷新106项全国纪录。大会于10月3日闭幕,周恩来、宋庆龄、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出席了闭幕式,向1949年以来打破过世界纪录和获得过世界冠军的40名运动员,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本套邮票共16枚。(234)为“运动场”,由运动员雕像与跑道背景构成。其他15枚分别为“跳伞”、 “射击”、“游泳”、“乒乓球”、“举重”、“跳高”、“划船”、 “径赛”、“篮球”、 “武术”、 “摩托车”、“体操”、“自行车”、“赛马”和“足球”。每一幅画面上有一位处于动态中的运动员。整套邮票展现出中国运动员奋发努力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发展体育事业的勃勃雄心。这套邮票全张直分为两格,每格5×8,中间形成过桥双连。
孙传哲
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高级设计师
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画画系,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7年作为绘图员开始了他绘制邮票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专业邮票设计前辈。从他设计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起,30多年里孙传哲共设计了100多套邮票,占新中国邮票发行总数的近1/4。1952年至1985年,先后担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主任、邮票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韩象琦
正天津人,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毕业,在校期间师从李可染。同年进入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专职设计工作。
万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1932年6月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1955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2015年6月29日9时,万维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吴建坤
著名邮票设计家,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交易网加盟艺术家。
吴建坤,著名邮票设计家,陕西大荔县人,1935年生,1955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1935年生,1955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同年分配到邮电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1989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5年底退休。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交易网加盟艺术家。邮票设计风格多样,手法主要有装饰、国画、摄影等。代表作有纪66《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等。他设计的文革的第一套邮票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资明信片JP22《中银大厦》更是邮票中的珍品。
卢天娇
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知名摄影家
卢天娇,民国27年(1938)出生于上海,女,祖籍中山县上栅村(今属珠海市)。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妇联常委,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父亲卢施福既是医生,又是知名摄影家。丈夫刘硕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邮票设计家。卢天娇50年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选择到邮电部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当时,全国从事邮票设计仅有3人。其从事邮票设计40多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第一套邮票起,所有的纪念邮票中,约有八分之一是其作品。至2002年,共设计超过70套各类题材的纪念邮票、15套邮资封、明信片及大量首日封、邮折、邮卡、纪念戳等邮品。其中《唐三彩》、《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欢庆》3套邮票和《牡丹花》、《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2张小型张,令人爱不释手,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邮电部举办最佳邮票评选中获奖,占最佳邮票总套数六分之一。此外,《宋庆龄逝世一周年》、《中国女排获世界冠军》等首日封被评为最佳首日封,《中国古代钱币》获美国集邮爱好者及钱币收藏协会颁发的"1982年国家年度奖",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