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123) | 伟大的友谊 | 8分 |
(124) |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 | 20分 |
邮电部为了纪念中苏友好关系,1955年7月25日发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五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
1949年10月1号,新中国开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贺电就发到了北京。第二天,苏联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苏建交带动了欧亚十余个国家对中国的承认,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最初局面。为进一步巩固中苏两国的关系,同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不顾建国伊始的繁忙、冒着西伯利亚的严寒、不远万里亲赴莫斯科访问。 次年1月,周恩来也到达莫斯科。1950年2月14号,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开辟了以后近十年两国间“亲如兄弟”的友好时期。
刘硕仁
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
刘硕仁(1930.12—),北京人。擅长邮票设计、藏书票设计。邮电部邮票发行局。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到邮电部从事邮票专业设计工作。曾任邮电部邮票发行高级工艺美术师、编辑室主任。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作品《蝴蝶》、《菊花》、《奔马》和《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等7项获建国30年最佳邮票奖,《古桥》获新中国最佳首日封奖,《京剧脸谱》、《白鱀豚》在日本被评为1980年中国最佳邮票,《全国邮联一大》获1982年最佳首日封奖,《西厢记》获1983年最佳设计奖。作品有《鲁智深》、《伏羲举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