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10-1) | 天安门 | 200元 |
(10-2) | 天安门 | 300元 |
(10-3) | 天安门 | 500元 |
(10-4) | 天安门 | 800元 |
(10-5) | 天安门 | 2000元 |
(10-6) | 天安门 | 5000元 |
(10-7) | 天安门 | 100元 |
(10-8) | 天安门 | 400元 |
(10-9) | 天安门 | 1000元 |
(10-10) | 天安门 | 3000元 |
1950年12月22日发行(1)-(6),1951年6月8日发行(7)-(10),1套10枚。
天安门的位置,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从明永乐十五年便开始建造,原来名作承天门。在清顺治八年,才改名叫做天安门。当时他体现的,是帝王九五之尊的意思。天安门前有一对华表,以及一对石狮子,显示了皇家尊贵的地位。在清明两代,天安门一直都是皇帝发布诏令的地方。到了新中国成立,他也成为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言的地方,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华表上的龙,已经不再代表帝王主义,而是整个中华民族。这套邮票一共有十枚,邮票的画面就是天安门的城楼以及西面的华表。华表,其实就是宫殿、陵墓等地前侧的装饰性圆柱。天安门前面的华表,是汉白玉所制作的,上面有着石兽,下面有云板,石柱上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龙雕刻。
孙传哲
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高级设计师
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画画系,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7年作为绘图员开始了他绘制邮票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专业邮票设计前辈。从他设计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起,30多年里孙传哲共设计了100多套邮票,占新中国邮票发行总数的近1/4。1952年至1985年,先后担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主任、邮票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