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13-1) | 天安门 | 5000元 |
(13-2) | 天安门 | 30000元 |
(13-3) | 天安门 | 100000元 |
(13-4) | 天安门 | 250元 |
(13-5) | 天安门 | 500元 |
(13-6) | 天安门 | 1000元 |
(13-7) | 天安门 | 2000元 |
(13-8) | 天安门 | 2500元 |
(13-9) | 天安门 | 5000元 |
(13-10) | 天安门 | 10000元 |
(13-11) | 天安门 | 12500元 |
(13-12) | 天安门 | 20000元 |
(13-13) | 天安门 | 50000元 |
1950年8月1日发行,1套13枚。
本套邮票共13枚。画面主图为天安门和华表。第一至第十枚由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第十一至第十三枚由邮电部东北邮电分局发行。邮票右上角有宽距"东北贴用"四字。 "东北"、"贴用"相距2毫米。"政"字下撇顶上与右上一横离开,华表石柱与左边横线连接柱身。
"普东2"图案与"普东1"基本相同。两套区别为:"普东1"全部采用无水印纸印刷;"普东2"则除面值5 000元、30 000元、100000元3种无水印外,其它10种均采用波浪纹水印纸印刷。其次,"普东l"票面所印"东北"与"贴用"之间距离较小,俗称"窄距";而"普东2"则距离较大,俗称"宽距"。再次,"普东1"票面上的横线条既细又密,而"普东2"票面上的横线条则较粗且疏。最后,"普东1""东北贴用"4字与上面框线之间有2条完整横线,而"普东2"则只有1条。
孙传哲
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高级设计师
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画画系,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7年作为绘图员开始了他绘制邮票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专业邮票设计前辈。从他设计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起,30多年里孙传哲共设计了100多套邮票,占新中国邮票发行总数的近1/4。1952年至1985年,先后担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主任、邮票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