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冬到盛夏,历时6个半月,上海市邮政分公司职工田燕萍以30枚邮票为核心素材,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宽120厘米、长150厘米的水彩画《百年历程》(见右图)。如今,这幅承载着红色记忆与邮政情怀的作品,已陈列于上海邮政博物馆展陈更新后的企业文化职工风采区域,在方寸之间诉说着一位邮政人对党和邮政事业的热爱。
初心绘峥嵘
“邮政也应该有展现行业特有文化的画作。”田燕萍创作的初衷来自一次写生活动的触动——当看到少年宫老师用画笔展现行业特色时,身为绘画爱好者的田燕萍萌生了将“邮政”与“时代”相联的创作念头。彼时,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这份念头逐渐清晰:以邮票为载体,描摹百年来的峥嵘岁月与繁华盛世。
在紫色底图的映衬下,邮票随着时间卷轴铺展,从长征、抗日战争、淞沪会战、西柏坡会议,到开国大典、浦东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个个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跃然纸上,红色记忆在方寸间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通过这幅画作,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同时,以绘制邮票的方式,将工作与爱好相结合,表达自己从事邮政工作以来的不变初心。”田燕萍的话语朴实却真挚,既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又饱含着她对邮政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守。
匠心琢精品
“我用贴条纸对整幅画进行了分区,给自己制定‘KPI’,一个一个区域完成;光画笔就需要五六支,根据需求勾勒出不同的线条。”谈及创作过程,田燕萍仍然记忆犹新。为了不耽误日常工作,她利用午休伏案调色,下班后专注勾线,周末更是全天沉浸于创作,“那段时间一心扑在绘画上,仿佛都有点与世隔绝了”。
从邮票图案的细节还原,到色彩色调的精准把控,田燕萍始终追求用匠心打磨精品。她借鉴“蒙太奇”电影手法,用绘画串联起不同时代的邮票;背景特意绘制故宫石狮雕像,象征“苏醒的雄狮”;底色选用紫色,取“紫气东来”的吉祥寓意。每一处设计、每一笔勾勒,都藏着她对品质的追求。
痴心求真章
田燕萍秉持“邮票选得准,历史才有魂”的原则,在选取邮票时充分考量两个维度:既要紧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又要融入上海当地元素。为找到合适的邮票,她前期做足了功课——向集邮专家借阅邮册梳理资料,一有空就去集邮市场“淘宝”;有时为了一枚邮票,不得不买下整版。虽经历无数次“折腾”,田燕萍却始终乐在其中。
有人问她为何不直接用网上搜索的邮票图案,田燕萍认真解释:“实物邮票的纸张、印刷技术有独特质感,能呈现丰富的色调与层次,让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鲜活;网上搜索到的图片像素不够高,表现不出实物邮票的细节特点。”仅搜集邮票、设计构图等前期准备工作,她就耗时近一个月。这份“还原历史质感”的痴心,为画作增添了更加厚重的历史感。
用心结硕果
为了更好地完成画作,田燕萍还请教了她的绘画老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彩画界策展人马百齐。“方寸对画卷,颇有历史和艺术的价值。”马百齐肯定了田燕萍的创作思路,并在邮票选取、表现手法、绘画技巧上对其进行了专业的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上海邮政工会选送,《百年历程》在上海市职工文体协会主办的“翰墨守初心 丹青绘新篇”上海职工书画展中斩获金奖,还登上《劳动报》专版。“作品聚焦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展现了职工书画创作者对党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代风貌。”评委会对此次获奖作品的评价正是田燕萍创作初心的真实写照。
“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这幅画铭记历史、牢记使命,走向更灿烂的未来。”田燕萍的话语铿锵且坚定。这幅紫色氤氲的《百年历程》,不仅体现了一位邮政职工对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更是中国共产党从艰辛走向辉煌、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盛世的方寸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