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红色故事汇:雷德容:尽忠四海
2021-09-03   来源:学习强国

  雷德容,1913年出生在平遥县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童年时,她聪明好学。三哥雷任民是中共地下工作者,雷任民特别喜欢这个小妹妹。有一次,哥哥给她讲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从容就义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雷德容。她向哥哥表示:一定要做一个杰出的女性。

  雷德容小学毕业以后渴望读中学,但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允许妇女再入学。为了读书和谋求妇女的平等权利,她率领女友到县政府说理,由于她们的坚决要求和平遥县群众的支持,县政府不得不为女性开放县中学。

  十八岁时,雷德容由家庭包办嫁到一个地主家庭,受尽婆婆和丈夫的凌辱。雷德容决定出逃,可是第一次出逃就被婆家抓回,遭受到更加非人的毒打、折磨。伤势稍好,她再次逃走,辗转流浪北平、天津、河南等地,终于同封建家庭彻底决裂。

  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夕,雷德容来到北平,参加了“同乡会”“妇女慰劳会”。她以听课为掩护,奔走于女师大、中国大学、协和医院等处,在知识界、教会及劳动妇女中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并唤醒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2月,雷德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雷德容参加了中共党组织领导的晋绥代表团。

  1939年,雷德容参加了邓颖超等人在重庆领导的新生活妇女运动指导委员会,任战时乡村服务队指导员。她们深入工厂、农村,发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抗日,为中共党组织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妇女干部。

  1941年7月,雷德容奉命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参加华侨抗日宣传工作,与在马来西亚的著名文学家王任叔(巴人)结婚。从此,这一对患难夫妻开始在异国的土地上并肩战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雷德容又转移到印度尼西亚积极筹组“苏东妇女总会”“棉兰华侨妇女联合会”等抗日妇女团体,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1947年9月,雷德容不幸于归国途中病倒在香港,1948年5月24日逝世。临终前,她对丈夫说:“不要把我的死告诉我的母亲,免得她老人家过分伤心,你也不要因为我的死而悲伤,要对革命尽忠到底......”

  素材提供: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党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