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邮政员工一如既往奋战在一线最前沿。他们虽默默无闻,却敢于担当;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用自己的辛劳和付出,保证了疫情期间百姓的用邮需求。让我们走近一位普通的投递员,体验她工作和生活的“酸甜苦辣”与一个个让人温暖感动的瞬间。
2月18日,太原市寄递事业部解放路投递部投递员何元惠,照例早早来到单位。因为连日的紧张投递,她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略显疲惫却仍然微笑着,打起精神迎接接下来的投递工作。“我是2003年7月参加邮政投递工作的,那年是非典,今年是新冠肺炎,这是考验我们投递员的时刻。”
8点半左右,何元惠和同事们一起将趟车上的报纸、邮件卸到班组工作间。五六十斤的邮袋子,48岁的何元惠扛在肩膀,步伐矫健,连男同事有时候都自叹不如。参加工作17年,一个弱女子硬是把自己练成了“女汉子”。
9点半出班投递。第一站是个居民小区,有位老人订了《山西晚报》和《参考消息》。何元惠贴心地与老人达成默契,每日早上将报纸插在窗户护栏上,然后敲敲玻璃喊一嗓子“老爷子,报纸”,听到屋内回应“来了”后,就赶紧离开了。“非常期间,要尽量避免接触,老人每天上午听见我敲玻璃,就知道报纸到了。”
配合疫情防控也是投递员的责任。
第二站是一家银行网点,何元惠直接把报纸放在营业厅客服的桌上,与工作人员互相用眼神交流后就招招手转身离开了。
在对一所学校投递时,何元惠看见保安师傅没有手套,便将自己带的备用手套送给了他。
随后,何元惠来到一个非常大的小区,这里老年人居多,很多老人订了报纸。“疫情形势严峻以后,有的订户怕被感染,就告我说把报纸扔掉就行,我给他们拍了一下报刊邮件消毒的视频,他们这才放心。不然客户花了钱却看不上报,扔了多可惜。况且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读报纸,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铁门隔不断投递服务。
陆陆续续投递了一些小区、写字楼和学校以后,已经中午11点多,可报纸还有一半。虽然春寒料峭,但爬了几个写字楼后,带着头盔的何元惠已经冒出了细汗。这时,电商客户王女士打来电话,“何姐快来,有一些同城包裹需要寄递。”同城包裹的交寄截至时间是下午2点,何元惠顾不得多想,赶紧到客户家上门揽收。
“这个时候,其他快递公司几乎都停了,邮政快递还在正常工作,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王女士看见何元惠后,十分感激地说。打包好包裹后,何元惠赶紧去投递剩下的报纸。2月份以来,她收寄了不少口罩、手套、消毒湿巾、文件等快递,反倒比平常更加忙碌。无论多么繁忙,对待每位客户何元惠总是认认真真,尽全力满足客户的用邮需求。
中午1点多,最后一份报纸终于投递完了。饥肠辘辘的何元惠吃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面包,就赶紧往回赶,下午还要进行第二频次的投递。
非常时期,尽量使用无接触的报箱投递。
多年投递工作,敬业、憨厚、诚恳、热心、善良,都是何元惠在客户心中的标签,因此她也多次被太原市邮政分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何元惠的爱人也从事邮政工作,是位汽车驾驶员。疫情期间,两人一起奋战在最一线,两个双胞胎儿子非常懂事,一回家就赶紧给父母的衣服鞋子消毒,然后就端上热乎乎的饭菜。
何元惠工作在最一线,每天或多或少总要接触一些人,投递区域又出现好几例确诊病患,难道就不怕被传染吗?“确实也怕,不过我们是邮政投递员,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和政府,要是我们退缩不干了,谁来干这份工作呢?只要自己做好防护,为自己负责,也为客户负责,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熬过这段时间的。”朴实无华的话语,却体现出邮政员工的责任心。
编辑:裴效华